
404档案馆
By China Digital Times
在这里,您会听到互联网敏感词的检测结果和分析,以及被删除和屏蔽的重要相关文章的推荐。
每个话题大约10分钟,方便您快速了解热点敏感词事件的前因后果。
同时我们也邀请您参加中国数字时代敏感词开源研究项目,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cdt.media

404档案馆Oct 11, 2021

【第31期】《长津湖》是这样炼成的
谁才是长津湖战役的胜利者,参战各方和后来人各有不同的评价。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会关注围绕《长津湖》这部电影而展开的舆论操控。

【第30期】维基百科为什么封禁了7名中国大陆编辑?
最近,一则关于“维基百科封禁7名中国大陆编辑”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期节目中,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次事件的始末,以及回顾维基百科在中国被审查、封禁的历史。

【第29期】“黑暗无边,仅剩的一丝真实和亮光,绝对不能拱手相让”
这一期节目将关注不久前失联的两名权利运动活跃人士:独立记者黄雪琴和公益人王建兵。黄雪琴曾任《新快报》及《南都周刊》的调查记者,关注性别、平权、官员贪污、企业污染、弱势群体等议题。王建兵是独立公益人士,长期关注职业病工人权益倡导,他也是中国 Metoo 运动的重要支持者。

【第28期】“民族英雄“孟晚舟,奈何一抹枫叶红
这期节目要聊的话题,是这几天为了庆祝华为高管孟晚舟回国,中国媒体开展的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以及国内举国欢庆的盛大景象。我们还将一起回顾孟晚舟案件:她到底做了什么,才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

【第27期】红歌《社会主义好》成了敏感词?
《社会主义好》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它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全运会上闫妮和张嘉译演唱的《社会主义好》,真的被下架了吗?这一期节目我们谈谈《社会主义好》这首最近受关注颇多的歌曲。

【第26期】一场诉讼的失败与胜利,弦子诉朱军性骚扰案回顾
在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将带你回顾弦子诉朱军性骚扰案。这场历时三年的案件,法院最终以弦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朱军曾对其进行性骚扰驳回了诉讼请求,但就像一位网友所说的,“弦子让自己的抗争更加可见,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带来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判决结果,它会留在很多人心中,也会有持续的影响。”

【第25期】“马克思”拘捕“马克思”:劳工研究者方然传被控“煽颠”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青年学者和行动者方然的故事。

【第24期】几十家官媒齐转一篇网文,变革怎样降临?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聚焦那篇被几十家官媒同时转发的文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是什么样的变革?它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临?

【第23期】赵薇怎么了?
这一期的话题是知名演员、导演赵薇在中文互联网遭封杀,以及背后的整治“饭圈乱象”和“劣迹艺人”行动。

【第22期】端点星案,备份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也是犯罪?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会聚焦端点星案,讲述两位民间记录者被“寻衅滋事”的遭遇。

【第21期】中国“精塔”分子喜庆塔利班再次掌权
这期节目中,我们将会聊聊聊塔利班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之后,中国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喜气洋洋的现象。
中国数字时代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我们邀请您参加敏感词开源研究项目和404文章存档项目,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s://cdt.media

【第20期】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中国MeToo运动中的舆论操控(下)
本期节目中,我们接着聊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两起性侵话题中的舆论操控,尤其会讨论中国官媒在舆论操控中的角色。

【第19期】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中国MeToo运动中的舆论操控(上)
在19期和20期节目中,我们会聊一下与 #MeToo 在中国有关的两个热点事件:阿里巴巴职员被指控性侵女下属,以及偶像歌手吴亦凡被指控性侵粉丝。
我们会主要关注这两起事件中的舆论操控与反操控。

【第18期】张展的绝食抗争,已经持续一年零三个月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位前律师和公民记者的故事。她因言获罪,但是在监狱中也没有停止抗争。她的名字叫张展。

【第17期】河南洪灾:该闭嘴的让不该闭嘴的闭嘴
今天我们继续讨论河南洪灾事件。在本期节目里,我们会呈现遇难者家属的遭遇、郑州市民的纪念和反抗,相关媒体报道、言论审查与网络讨论。我们还会关注河南其他地区,如新乡、卫辉、王宗店村等地的灾情。
“灾难就是灾难,没有任何美的成分,更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豪的成分,它只有悲伤、凄惨、苦难、无情、绝望、哀愁、残酷、恐怖,只有生命的消亡,只有家庭的支离破碎。... ...如果真想自豪,你可以去质问郑州的决策者为何在五次红色预警的情况下仍然不停运地铁,你可以去帮遇难者家属讨要一个公道,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才值得自豪。”
录音文稿随后将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6期】郑州洪灾:真相是他们在全力掩盖真相
今天的话题是郑州洪灾。
面对郑州市气象台发出的连续暴雨红色预警,郑州市没有任何机关、单位做出任何的应急反应。7月20日晚间,中文互联网上爆传郑州洪灾的消息;网友发布的图片和视频显示,街道成河道,汽车被淹没……更为恐怖的是,洪水灌进地铁隧道,导致无数乘客被困。在地铁车厢中,乘客站在齐胸深的水里……
目前,人们仍在焦急等待被淹没的郑州京广路隧道里的真相。然而,鉴于当局全方位的信息管控,没有人能够知道真相。真相是他们在全力掩盖真相。
录音文稿随后将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5期】孙大午:“未来的被告审判席上会是谁?是你们!”
孙大午是颇具传奇性和话题性的著名农民企业家。1985年,他以养鸡养猪起家,在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创立了大午集团,之后又建设了集生产、会展、教育、医疗、休闲、养老于一体的康养小镇。
在企业管理上,孙大午创立了私企立宪、劳资共和的“私有、公治、共享”的新型管理模式,将企业所有权、决策权和执行权“三权分立”。
而正是孙大午创立的这种新型企业治理模式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录音文稿随后将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4期】被捕、病逝、主动静默:编程随想出什么事了?
今天的话题是:今天的话题是对博主“编程随想”目前处境的推测。
“编程随想”是一位人称翻墙教父”、“墙内技术反共第一奇人”的博主,在中文互联网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我们曾在第9期播客《知名反共技术博主编程随想“失踪”》里介绍过TA。
今天我们要继续讨论三个相关话题:一是为什么要关注编程随想的下落?二是对TA目前处境的三种推测;三是TA的支持者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录音文稿随后将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3期】法庭裁判文书公开网怎么成了保密网?
今天的话题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裁判文书被大量下架及其可能的原因。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中国法院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除四种特殊情形以外,各级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都要在互联网公布。
然而,裁判文书的公开情况,却在近期开始发生变化。
现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很多有争议的事件、涉及到敏感的事件、牵扯到权贵的案件,越是重大案件、人们越想了解的事件,却越是查不到。
这是什么原因呢?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2期】我们都是”未命名公众号“
2021年7月6日晚间,中国高校LGBT学生社团及个别相关社会组织所属的微信公众号账号被批量清理。
“这些公众号及它们背后默默坚守的工作者,曾经在我沮丧、迷茫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给予我支持和鼓励。我不能接受它们这样被消失。我相信他们也帮助了和我类似的许多人。这种清理行动无异于对中国性少数群体又一次赤裸裸的歧视和迫害。”
在时代倒退的今天,官方在很多权利议题上的立场都日趋强硬,对少数族群---无论是种族还是性别取向不同群体的歧视打压日益加剧。不少人意识到,无论我们是否属于LGBT群体,都不能放弃为这个群体发声。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和大多数人一样。背离传统选择单身的个体,不遵教条坚决离婚的女性,拒绝 996 选择躺平的年轻人… …所有人都可能是少数群体中的一员,你永远不知道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1期】航天投资公司党委书记张陶“殴打院士“事件
2021年6月6日,张陶谋求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晋年、吴美蓉推荐其为该院院士被拒绝,因此恼羞成怒,对王晋年进行殴打,并推搡、撞倒已85岁高龄的吴美蓉,致使后者被送入医院抢救。
7月3日,有自媒体人将此案在网上爆出,迅速引起强烈反响,绝大部分网友对此事表示了愤怒。面对汹涌的舆情,张陶及有关部门,竟然以“爱国”作为挡箭牌。此种手法俨然已成为需要“维稳”的公共事件中的标准做法,即把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舆情引向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再把“境外势力”的污水泼向对方,就可以得到公权力的支持,为所欲为。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10期】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今天的话题是中共七一百年党庆。
“中共将此次纪念日视为证明其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机会;无处不在的宣传攻势向中国民众传递了同一个信息:只有党才能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而习近平更将自己塑造为值此伟大复兴之际中国人自豪感的缔造者和捍卫者。
如此重要的日子,自然不能出半点差池。有网友引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慈禧太后的台词:“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总结中共在百年庆典前严密盯防的心态。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9期】知名反共技术博主编程随想“失踪”
编程随想是一位网络技术水平高超同时十分神秘的博主。他将自己写作博客的重点放在:“提升思维能力,普及政治常识,扫盲翻墙姿势,揭露党国嘴脸”,以及“网络安全教程,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
编程随想曾告诉读者,他的博客静默不超过两周都属于正常情况。但今年5月9日之后,网友发现“编程随想”再未更新博文,至今50天已经过去,越来越多人的担心他是不是出事了。随后网上也出现了两条他被捕的传言。
一位网友祈祷说:“我希望编程随想只是被车撞了住院了之类”。这样的“祈祷”听起来颇不合适,但也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常年批判党国之人一旦落入党国之手,其后果远比一场普通的车祸更为严重。如果编程随想只是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更新博文,网友们的过度担忧也揭示了另一个现实:一位知名博主的断更令人首先想到的是他被当局抓捕,而不是正在享受一段长假。这说明,在极权统治之下人人皆处于无远弗届的恐惧之中。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8期】一个苹果掉下去,千万个苹果长出来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香港最后一份异议报纸《苹果日报》的停刊。《苹果日报》是香港上市公司壹传媒旗下的繁体中文报纸,由黎智英于1995年6月20日创立。在其创刊26周年纪念之际,因政府的不断打压而被迫停刊,该事件被视为香港新闻自由和“一国两制”的终结。
许多网友在墙外表达了对《苹果日报》的不舍、悲愤与敬意。有网友难掩绝望,称“苹果日报之死是香港之死”,自港版国安法实行起,“香港已彻底内地化”,“苹果绝响,香港沦陷,东方明珠已经泯灭!”还有网友仍怀揣希望,认为:“一个苹果掉下,还有千万个苹果会长出来”。
有网友怒批中共对香港新闻自由的彻底打压必将“进入历史黑档案”。还有网友对苹果日报持续26年的坚持致敬,称:“苹果日报倒了,苹果精神仍在”。“就算街上没了游行,维园没了烛光,报摊没了苹果,香港人凭良知守护香港。”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7期】血案背后的复旦:中国高校的缩影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上海复旦大学最近所出的一系列争议性事件。
2021年6月7日,在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楼”的复旦光华楼东主楼,发生了一起令人极度震惊的血案:该校数学学院教师姜文华,持刀将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割喉致死;
5月初,复旦大学“网红”教授沈逸 发微博支持中国长安网发布的“中国点火和印度点火”对比图遭网友痛骂;
5月31日,复旦教授张维为被请去中南海给政治局委员们讲课,成为新的“国师”,被指是复旦“谄媚文化”的代表;
6月初,数千民众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游行集会,抗议在该市建立复旦大学分校的计划;
近日,复旦历史学家葛剑雄用“学术要为政治服务”的观点为中共“政治合法性”背书,在互联网引发极大的争议。
这一系列事件都兆示着复旦大学精神的沦落,这不仅是复旦或者某一所高校的悲哀,而是整个高等教育与整体社会制度环境的悲哀。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6期】教科书删改与“正确的人类集体记忆”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国内又开始修改教科书以及它所传递出的危险信息。
新一轮以歪曲史实、隐瞒真相为目的的对教科书的修改又开始了。今天换掉一篇文章、明天删掉几个作家。今天我们看不到周作人的文字了,再过些年,可能年轻人就不再知道他是谁了。我们需要把周作人忘掉,附带也把鲁迅忘掉一大部分。当前的教科书中已经删除了许多鲁迅的文字,因为他的文章已经不合时宜了,也因为,他的文章太合时宜了。
意识形态当先,中国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现在,中国以“特色”之名弃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而另寻歧路,取而代之的是诸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被不停制造出来的垃圾。这些垃圾,既污染了我们美丽的文字,也污染了我们的思想。以这些垃圾来取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结晶,不仅是在戕害国家教育,也是在戕害我们民族的后代。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毁之”。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5期】血案频发与禁搜“献忠学”
今天的话题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敏感词:“献忠学”。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1644年,他入侵西南地区,迅速占领了整个四川,在成都称帝。在统治的末期,张献忠曾对成都一带的居民进行了疯狂的屠杀,累累白骨,尸山血海,铸成了他的皇位。
这样一个屠夫,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追捧、成为一种亚文化的符号呢?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4期】大学女生的广告与铁路女工的死亡
今天的话题是南大招生宣传与兰新铁路撞车事故及其背后的性别政治。
南大招生宣传与兰新铁路撞车事故这一冷一热两大事件,似乎毫不相关,但事件本身以及它们所遭遇的冷热对比,无不深刻反映了当下中国女性所遭遇的歧视性对待。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女性在公共空间的劳动和活动是不受欢迎的,她们只配成为男性劳动者的欲望对象。这种观念使得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被正当化、轻描淡写化。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校园和职场中,女性的恐惧和苦难被看作是一个轻松的笑话。
然而,在中国,争取女权的运动却不断遭到政府的打压。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录音文稿将在此播客上线24小时之后刊载于中国数字时代网站。

【第3期】三胎政策,一个错别字为啥那么敏感?
在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于5月31日宣布要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是中国在“全面二胎”施行五年后在人口方面采取的又一所谓“重大政策举措”。
三胎生育政策一出,立即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官媒新华社在发布该消息时将文字海报中的“育”误写为“病入膏肓”的“肓”字。尽管很快进行了修正,还是被不少网友截图、嘲讽。
实际上,人们在乎、嘲讽的,并不是那个错别字本身,而是借机表达那些不被允许表达的不满和愤懑。对于三胎政策,无论是媒体随机采访的年轻市民,还是社交平台上的网友留言,绝大多数都是激烈批评的态度。
录音文稿请见:三胎政策,一个错别字为啥那么敏感?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6994.html

【第2期】内卷可以,躺平不行
这一期的主题是“内卷”与“躺平”。
这两个词因引起谋生不易的中国年轻人的共鸣而走红网络。
很快,官方只许“内卷”,不许“躺平”。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1期】六四敏感词与真理部指令
这一期的主题是CDT收集的六四禁令,看看八九六四是怎么从中国互联网消失的。
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共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和平示威学生进行的武力清场,无疑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具政治敏感度的事件。对于这一不仅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事件,中共在互联网上是如何进行审查控制的呢?
中国数字空间CDS特别从“真理部指令”“新浪微博审查员交班日志 ”“审查记录”三个项目,呈现了中共是如何让八九六四从中国互联网上消失的---- 这些记录只是海量信息的冰山一角。
录音文稿请见:六四敏感词与真理部指令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6772.html
您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该音频节目的视频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QIE5p4vkY

【试听】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
这一期的主题是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2021年5月9日母亲节,晚上6点49分,17岁的成都49中高二男生林同学在校园里坠楼身亡。5月10日早晨,林同学的母亲鲁女士 在微博发帖称,她于9日晚上九点才接到学校通知,告诉她儿子已经没了。学校不但将家属拒之门外,拒绝出示监控录像,还在第一时间遣散了班里的学生并警告他们要三缄其口。
鲁女士的帖子很快在微博上发酵,引起大量网民对学校的质疑。5月10日晚,有家长和大批群众聚集在成都49中门口等待真相。
而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录音文稿请见: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