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畅聊
By COCM Living Water

渔舟畅聊Aug 12, 2022

10期 教会传统
本期嘉宾:陈弟兄,LST神学博士。
- 何为教会传统?仪式上的?操作上的?神学上的?文化上的?
- 教会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 教会传统的影响都有哪些?理解圣经?教义/教导?信仰生活的实践?
- 华人教会有神学传统吗?
- 今天我们需要塑造怎样的传统?
- 关于教会传统上的盲区与误解?

09期 佳偶天成
本期嘉宾:
沈洁:资深婚姻辅导培训师、督导师
雨帆:伦敦中华基督教会国语堂执事
彭璐:COCM宣教士
0:00-2:55 嘉宾介绍
3:09-6:55 如何开启婚姻辅导之路?
7:00-21:52《佳偶天成》课程研发和特色
22:05-28:05 婚姻需要舍己、顺服,夫妻关系不好认罪悔改就行了,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和辅导呢?
28:06-34:08 神学?心理学?婚姻辅导的意义
34:30-39:30 雨帆和彭璐谈华人教会的婚姻家庭需要
39:35-49:51 雨帆和彭璐导师课程的学习体会
50:52-60:30 沈老师介绍后续的进深计划和团队支持
61:36-71:45 雨帆和彭璐培训后的实践和继续学习的心得
72:10-80:40 最后寄语

08期 漫谈种族歧视
本期嘉宾:社会学者黄寅轩;COCM总干事吕子峰牧师。
04:08 “移民心态”下的感受
07:35 疫情下更明显的种族歧视
11:02 华人下一代年轻人的经历
19:15 关于疫情下种族歧视的调查结果
22:40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种族歧视?
30:00 教会可以做什么?
36:36 自我检视
40:00 刻板印象 vs 融入社会
50:24 结构性的种族歧视?

07期 疫情中的华人教会
嘉宾:黄寅轩,社会学研究学者;Boris,卡迪夫华人教会国语堂核心同工。
2:40 社会学调查研究:疫情对华人教会的影响
5:00 华人教会对于疫情的反应
11:50 华人教会反应迅速的原因
17:55 华人教会如何预备会众面对英国的防疫措施
31:45 线上崇拜对教会生活的影响
56:10 解封之后实体敬拜还会和疫情之前一样吗?

06期 疫苗是唯一出路吗?
嘉宾:文琴,本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出国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完成MRes Biomedical Science 和心血管医学的postgraduate diploma. 博士开始专注传染病疫苗研究,先后参与子宫颈癌、拉撒热、尼帕病毒、乙肝丙肝领域的研究。目前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科研工作者,主要做丙肝疫苗的动物感染模型。
01:26 病毒什么情况下会加速变异或减缓变异?
08:08 新冠病毒未来的走向如何?
17:33 不同个体的免疫反应差异?
25:05 如何分辨繁杂的网络上关于病毒的信息?
36:30 如何看待英国政府不断变化的防疫政策?
52:44 疫苗是唯一出路吗?
62:33 疫情中的信仰反思?
干货满满的一期,录制时间比较早,但现在听来正是时候。

05期 疫苗研究的使命感
嘉宾:文琴,本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出国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完成MRes Biomedical Science 和心血管医学的postgraduate diploma. 博士开始专注传染病疫苗研究,先后参与子宫颈癌、拉撒热、尼帕病毒、乙肝丙肝领域的研究。目前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科研工作者,主要做丙肝疫苗的动物感染模型。
- 留学路上的专业方向调整
- 免疫学习中的信仰探索
- 牛津黑猩猩腺病毒疫苗的工作
- 动物实验的信仰反思

03期 圣诞合家欢的美丽回忆
本期嘉宾:吕子峰牧师,钟凌师母。
- 往年的圣诞节也是COCM最忙碌的时候,因为我们有圣诞合家欢的家庭营会。从2008年开始的圣诞合家欢到2019年是12年的历史了,您能不能讲一讲,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营会的想法是怎么开始的?
- 我自己是从2013年开始在圣诞合家欢里面服侍,记得很清楚就是每年这个营会的人数都会创历史新高啊,最多的一年大概是有多少家庭,多少孩子来参加呢?
- 你们觉得为什么这个营会如此受欢迎?每年也有很多短宣队员来,许多甚至是年年来,这样的同工真的是很难得啊。
- 牧师基本上都是在台前服侍,师母大多是观察、关键时刻顶上,以及组织祷告,这样两个不同的视角来经历营会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吧,可以简单讲一讲吗?
圣诞合家欢家庭营的美丽回忆征图欣赏:https://livingwatercocm.org/memoriesaboutfamilycamp/
*目前英国的疫情状况很严峻,让我们一起为英国/欧陆的疫情祷告,求主施恩怜悯。
*盼望通过本期节目,能够让我们回想神往日的作为,相信祂一直在掌权,一直在工作。愿主的旨意成就。

04期 疫情中的圣诞节
本期嘉宾:吕子峰牧师,钟凌师母。
- 之前十几年的圣诞节牧师师母都在营会里了,家里的两个孩子怎么办?他们是不是觉得不能自己家里人一起过圣诞是个遗憾呢?家庭里面本来有怎样的过圣诞的传统?是否被影响了呢?
- 今年圣诞有什么计划和安排吗?
- 今年应该是合家团圆一起过圣诞的一年,而且我知道吕牧师的女儿也是特意从美国回来的,也要隔离10天。临近圣诞,MK也进入了Tier 4,是否觉得今年的圣诞没有那么多的欢乐,似乎有一些灰暗?
后记:本期节目录制后的第三天,师母跟我讲她的女儿取消了从美国飞回英国的机票。因为英国发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的新冠病毒,并且许多国家已经宣布停止了来自英国的航班。所以,他们担心如果回来过圣诞,很可能开学了也没办法回去,同时也考虑到旅途的风险,他们的女儿就决定取消了机票。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对牧师师母一家来说,都是很遗憾的。但是,就像师母自己分享的那样,也许神就是通过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情况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介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却为了一个更大的目的,在这个艰难中期待神的美意是什么。我也请每一位收听节目的弟兄姐妹们,可以为吕牧师一家以及可能其他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圣诞的人们来祷告,求主安慰他们的心,也保守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有主的爱相伴,以马内利的神与我们同在。

02期 疫情中的心理救护(下集)
嘉宾:
陈磊,专业翻译,居英国Milton Keynes
COCM总干事吕子峰牧师
1:42 何为弹性应付能力?
2:35 促成弹性应付能力的五个方面。
3:52 何为良好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5:20 紧急状况下如何能够应付得好?
8:47 采访吕牧师疫情期间的心理适应过程和信仰的作用。
12:28 面对疫情的最佳方式:帮助别人。
15:52 采访吕牧师疫情期间作志愿者的经历。
19:07 陈磊姐妹所在的教会群体如何应对疫情。

01期 疫情中的心理救护(上集)
主持人:Tim
嘉宾:陈磊,专业翻译,现居英国Milton Keynes,以下资料由陈磊姐妹提供。
英格兰公共卫生组织主办的网络《心理急救》培训课程这个培训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健康救护,它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后的一种社会心理的支持方法,比如说当前的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就属于一种紧急情况。当我们在了解社会心理支持所涉及的内容之后,才能够识别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能帮助自己,积极面对不利情况,也能以关怀和同情的方式与人们建立联系,使人们在危机中感受到安全。
你认为大多数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是怎样的?(How do you think most people commonly respond to an emergency?)- 他们反应的方式很理性 (They act in a rational manner)
- 他们恐慌失措(They panic)
- 他们被惊吓到不行。(They freeze with shock)
- 他们帮助别人。(They help others)
- 他们表现得自私自利。(They act selfishly)
- 他们的反应混乱。(They respond chaotically)
正确答案说,调查研究显示,人们对于紧急情况的反应通常是理性的,而且总是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你认为呢?